TcaplusDB性能基线
TcaplusDB的数据访问路径如下图所示:
1. 测试环境
准备存储层机器1对,机器配置参见下表,SSD磁盘4KB对齐,数据文件和Binlog文件存放在不同的磁盘。
内存 | 网卡 | CPU | 磁盘(数据盘) | 磁盘(Binlog盘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28GB | 万兆 | 32核 | nvme盘 | nvme盘 |
集群内(接入进程到存储进程)ping时延建议小于1ms,客户端到服务端ping时延建议小于1ms。
测试表被预分裂为112个Shard,每个Shard分配1GB的内存mmap地址空间。单条测试数据大小1K,平均每个Shard预写入2G数据,总数据量约为224G,内存磁盘数据比例约为1:1。
测试表引擎参数设置为:bnum=7500000#xmsiz=1000000000#lnum=1100000#xikmsiz=200000000#kfapow=6#kmapow=6#vfapow=10#vmapow=10 。
2. 测试数据
可根据实际情况部署多个接入进程,确保接入进程不会成为瓶颈即可。
全量只写:
QPS约为18w/s,请求平均时延约为5ms左右。
全量只读:
QPS约为26w/s,请求平均时延约为4ms左右。
全量读写(读:写 = 4:1):
QPS约为23w/s,请求平均时延约为4ms左右。
注:以上数据均在单条测试数据大小1K,内存磁盘数据比例约为1:1的情况下测试得到,仅做参考,实际性能数据与业务的数据模型和访问模型有关。